复合地基设计 (JGJ 79-2002)
子程序界面
更新
技术条件
基本信息
土参数
-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spk
-
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
当输入“自动”时,由程序自动计算。
-
石灰桩,不宜超过 160kPa。
-
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 fsk
-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 β
-
β——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
-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β 宜按地区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 0.75~0.95,天然地基承载力较高时取大值;
-
夯实水泥土桩法,β 可取 0.9~1.0;
-
水泥土搅拌桩法,当桩端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大于桩周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的平均值时,β 可取 0.1~0.4,差值大时取低值;当桩端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小于或等于桩周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的平均值时,可取 0.5~0.9,差值大时或设置褥垫层时均取高值;
-
高压喷射注浆法,β 可根据试验或类似土质条件工程经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或经验时,可取 0~0.5,承载力较低时取低值;
桩参数
-
现场载荷试验
-
布桩形状
-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
-
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夯实水泥土桩法,可按地基处理规范公式(9.2.6)估算。
-
水泥土搅拌法,可按地基处理规范公式(11.2.4-1)估算。
-
高压喷射注浆法,可按地基处理规范公式(12.2.3-2)估算。
-
桩体承载力特征值 fpk
-
桩土应力比 n
-
桩身强度折减系数 η
-
桩间距 s、桩间距 s1、桩间距 s2
-
s——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布桩时的桩间距(mm)。当输入“自动”时,由程序自动计算。
-
s1、s2——分别为矩形布桩时的纵向间距和横向间距(mm)。当输入“自动”时,由程序自动计算。
-
振冲法,振冲桩的间距应根据上部结构荷载大小和场地土层情况,并结合所采用的振冲器功率大小综合考虑。30kW 振冲器布桩间距可采用 1.3m~2.Om;55kW 振冲器布桩间距可采用 1.4m~2.5m;75kW 振冲器布桩间距可采用 1.5m~3.0m。荷载大或对黏性土宜采用较小的间距,荷载小或对砂土宜采用较大的间距。
-
砂石桩法,d 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对粉土和砂土地基,不宜大于砂石桩直径的 4.5 倍;对黏性土地基不宜大于砂石桩直径的 3.0 倍。
-
修正系数 ξ
-
桩长 L
-
L——桩长(m)。
-
若桩长不输入或为零,则不计算桩体材料用量。
相关页
工程名称
构件编号
计算结果第一层编号
模块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