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验算双柱下偏心扩展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受冲切/受剪/受弯/局部受压承载力,可自动优化基础底面尺寸、高度及平面偏心布置,支持外接计算程序接口。
-
编制依据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以下简称基础规范);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 年版)(以下简称荷载规范);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以下简称抗震规范);
-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以下简称高规);
-
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 33/1001-2003(以下简称浙江基础规范)。
-
基底反力的计算,基于基础为刚性板以及基底反力呈直线分布的假定。
-
程序会自动考虑由于两柱上部作用效应的差异以及不对称布置而产生的偏心。
-
本子程序适用于伸缩缝、抗震缝两侧柱因距离较近而需要设置双柱联合基础的计算。对于两柱距离较远的情形,用户应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进行判断。
-
子程序可应用于单柱偏心基础,方法是将两柱其中任意一柱的柱底内力置零。
-
可将异形柱、T形、L形剪力墙的两柱肢或墙肢视为两柱,从而将本子程序应用于异形柱或T形、L形剪力墙下基础的近似计算。
-
作用效应输入的正负号约定,请参阅“扩展基础(桩基承台)子程序荷载输入正负号的约定”。
-
抗冲切、抗剪切验算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取基础角部最大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
-
基础底板弯矩计算适用条件
-
基础底板弯矩按反力面积为矩形进行取值。
-
锥形基础、阶梯型基础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请参阅“锥形、阶梯形截面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阶梯形基础及对于锥形基础,其斜截面受剪的截面计算宽度依照基础规范附录 S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