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页 上一层 后一页

各工况下作用效应的标准值

子程序界面(工况)

工况输入

  • 柱子编号

    • 输入框可填写一个及以上的柱子编号。当输入数据多于一个时,数值之间以“,”(逗号)分隔,例如“3,7”“12,17,32”。

    • 本输入框允许输入编号范围,数值之间以“~”(波浪号)分割,例如“3~15”“23~31”。此时点击“添加”“插入”,可向表格中增加给定范围内的所有柱。

    • 当构件为剪力墙时,应在柱子数字编号前增加字母“w”以表示墙号。剪力墙有以下几种输入方式:

      • 填写一个及以上的墙号,例如“w3”“w5,w7”,分别表示墙号为 3、墙号为 5 和 7 的剪力墙;

      • 剪力墙、柱子编号混合填写,例如“w3,5”,表示同时增加墙号为 3 的剪力墙及柱号为 5 的柱子;

      • 输入编号范围,例如“w3~w15”“w23~w31”。

    • 当勾选“□读取外接计算程序的柱底内力”、外接计算程序为 TAT、SATWE 时,墙柱的构件编号应以“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各层配筋构件编号简图”为准,不要在“图形检查”-“各层平面简图”中查找。

  • 按钮操作

    • 更新

      • 当表格中的柱号或者外接计算程序柱底内力发生改变时,单击本按钮可重新读取外接计算程序的柱底内力。

      • 在更新数据读取外接计算程序数据时,柱号以表格中的柱号为准,与“柱子编号”输入框中的柱号无关。

      • 当未勾选“参数”中的“□读取外接计算程序的柱底内力”勾选项时,本按钮将被禁用(变灰)。

      • 当同时勾选“参数”中的“□读取外接计算程序的柱底内力”“□自动更新柱底内力”两个勾选项时,每次点击“显示”,程序将根据表格中的柱号读取外接计算程序的柱底内力,并自动更新表格中除“D':附加永久荷载作用”“L':附加可变荷载作用”两行外的各工况内力。

    • 添加

      • 按照输入顺序向表格中增加一个或多个柱的数据。

      • 根据“柱子编号”中的输入,按照约定规则向表格中添加相应的墙柱数据。

    • 插入

      • 使用鼠标或键盘选择表格中已有柱的任意单元格(被选单元格外框将显示粗黒框),单击本按钮,可向表格中插入一个或多个柱的数据。

      • 插入位置在被选数据单元格所属柱号之前。

      • 当表格中无数据或者未选择表格中的任意单元格时,本按钮将被禁用(变灰)。

    • 删除

      • 使用鼠标或键盘选择表格中要删除的柱的任意单元格,单击本按钮,可删除所选的一个或多个柱的数据。

      • 当表格中无数据或者未选择表格中的任意单元格时,本按钮将被禁用(变灰)。

  • 工况显示

    • 当“荷载输入”为“各工况下内力标准值”时,根据用户设置的“□仅单方向水平力”“□承台抗震承载力验算”“□高层建筑”“□9度抗震”“□竖向地震作用”“□考虑偶然偏心”“□附加活荷”“□考虑人防荷载组合”等选项的不同,表格将显示下列 5~14 种工况:

      • D':附加永久荷载作用(总是显示);

      • L':附加可变荷载作用(仅勾选“□附加活荷”时显示);

      • D :永久荷载作用(总是显示);

      • L :可变荷载作用(总是显示);

      • 当未勾选“□仅单方向水平力”时(同时考虑 X、Y 两方向水平作用):

        • Wx:X 方向风荷载作用(总是显示);

        • Wy:Y 方向风荷载作用(总是显示);

        • Ex:X 方向水平地震作用(仅勾选“□承台抗震承载力验算”时显示);

        • Ey:Y 方向水平地震作用(仅勾选“□承台抗震承载力验算”时显示);

        • Eu:X 方向正偏心地震作用(仅勾选“□考虑偶然偏心”时显示);

        • Ed:X 方向负偏心地震作用(仅勾选“□考虑偶然偏心”时显示);

        • Er:Y 方向正偏心地震作用(仅勾选“□考虑偶然偏心”时显示);

        • El:Y 方向负偏心地震作用(仅勾选“□考虑偶然偏心”时显示)。

      • 当勾选“□仅单方向水平力”时(仅考虑单方向水平作用):

        • W+:正方向风荷载作用(总是显示);

        • W-:反方向风荷载作用(总是显示);

        • E+:正方向水平地震作用(仅勾选“□承台抗震承载力验算”时显示);

        • E-:反方向水平地震作用(仅勾选“□承台抗震承载力验算”时显示);

        • Eu:正方向正偏心地震作用(仅勾选“□考虑偶然偏心”时显示);

        • Ed:正方向负偏心地震作用(仅勾选“□考虑偶然偏心”时显示);

        • Er:反方向正偏心地震作用(仅勾选“□考虑偶然偏心”时显示);

        • El:反方向负偏心地震作用(仅勾选“□考虑偶然偏心”时显示)。

      • Ev:竖向地震作用(勾选“□9度抗震”或“□竖向地震作用”时显示);

      • Pd:爆炸动荷载作用(仅勾选“□考虑人防荷载组合”时显示)。

    • 当“荷载输入”为“标准及基本组合值”,表格将显示下列 1~3 种工况:

      • D':附加永久荷载作用(总是显示);

      • L':附加可变荷载作用(仅勾选“□附加活荷”时显示);

      • Pd:爆炸动荷载作用(仅勾选“□考虑人防荷载组合”时显示)。

  • 添加至表格中的多根柱,其作用效应宜相接近,且柱截面尺寸应相同。

  • 当表格中添加了多根柱时,程序将对指定柱的各控制内力组合依次验算,综合考虑最不利的情况。

  • 表格中的空白单元格,其相应数值视为零。

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选项

  • □考虑双向水平地震

    • 设置是否考虑双向水平地震。

    • 依据抗震规范第 5.1.1 条第 3 款的规定,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影响。

  • □风荷载起控制作用

    • 设置是否为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建筑。

    • 抗震规范条文说明第 5.4.1 条指出,“所谓风荷载起控制作用,是指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产生的总剪力和倾覆力矩相当的情况”。

    • 对于高层建筑,高规第 5.6.4 条中的“60m 以上的高层建筑”,即为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建筑。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重力荷载效应、风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按高规第 5.6.4 条的规定采用。

  • □高层建筑

    • 设置是否为高层建筑。

    • 根据高规第 1.0.2 条的定义,高层建筑指 10 层及 10 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 28m 的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 6 至 9 度抗震设计的高层民用建筑结构。

  • □9度抗震

    • 设置是否为 9 度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

    •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9 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 □竖向地震作用

    • 设置是否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 8 度、9 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 9 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 □考虑偶然偏心

    • 设置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 根据高规第 3.3.3 条的规定,高层建筑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作用效应组合的系数

  •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G

    • γG——永久荷载(效应)的分项系数,用于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当其效应对结构承载力不利时。

    • 当 γG 输入“自动”时,取 1.2。

  •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G'

    • γG'——永久荷载(效应)的分项系数,用于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当其效应对结构承载力有利时。

    • 当输入“自动”时,取 1.0。

  •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γQ

    • γQ——可变荷载(效应)的分项系数。

    • 此处的分项系数 γQ 用于除风荷载之外的可变荷载。风荷载的分项系数 γw 取 1.4。

    • 当输入“自动”时,取 1.4。

  •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ψc

    • ψc——可变荷载(效应)的组合值系数。

    • 此处的组合值系数 ψc 用于除风荷载之外的可变荷载。而对于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ψw,则根据不同组合分别取 0.6 或 0.2。

    • 当输入“自动”时,取 0.7。

  • 可变荷载的折减系数 λ

    • λ——可变荷载(效应)标准值的折减系数。

    • 此处的折减系数 λ 用于除风荷载之外的可变荷载。

    • 当输入“自动”时,取 1.0。

    • 当 λ≥2 时,表示输入层数,折减系数 λ 按荷载规范4.1.2 取值。用户需要注意,活荷载按楼层的折减系数仅适用于荷载规范4.1.1 的第 1(1)项。

  •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ψcE

    • ψcE——计算地震作用时,可变荷载(效应)的组合值系数。

    • 当输入“自动”时,取 0.5。

    • 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的取值应符合抗震规范5.1.3 条、高规3.3.6 条等有关规定。

  • 水平地震作用增大系数 ηh

    • ηh——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增大系数。

    • 当输入“自动”时,取 1.15。

    • 水平地震作用增大系数应依据抗震规范5.2.3 条、第 5.2.5 条等有关规定取用。

  • 弯矩增大系数 ηmc

    • ηmc——考虑地震作用时,柱弯矩基本组合值的调整系数。

    • 当输入“自动”时,取 1.0。

    • 弯矩调整系数的取值应符合抗震规范6.2.2 条、第 6.2.3 条、第 6.2.6 条、高规4.9.2 条等下列有关规定:

      • 一、二、三、四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 1.7、1.5、1.3 和 1.2;其他结构类型中的框架,一级可取 1.4,二级可取 1.2,三、四级可取 1.1。

      • 一、二级框支柱的底层柱下端,其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 1.5 和 1.25。

      • 一、二、三、四级框架的角柱,经上述调整后的组合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尚应乘以不小于 1.10 的增大系数。

      • 特一级框架柱柱端的弯矩增大系数 ηmc 应较一级增大 20%;特一级框支柱底层柱下端的弯矩增大系数取 1.8。

      • 抗震规范第 6.2.7 条第 3 款规定,“双肢抗震墙中,墙肢不宜出现小偏心受拉;当任一墙肢为偏心受拉时,另一墙肢的剪力设计值、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 1.25”。

  • 剪力增大系数 ηvc

    • ηvc——考虑地震作用时,柱剪力基本组合值的调整系数。

    • 当输入“自动”时,取 1.0。

    • 剪力调整系数的取值应符合抗震规范6.2.5 条、第 6.2.6 条、高规4.9.2 条等下列有关规定:

      • 对框架结构,一、二、三、四级可分别取 1.5、1.3、1.2、1.1;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一级可取 1.4,二级可取 1.2,三级可取 1.1。

      • 一、二、三、四级框架的角柱,经上述调整后的组合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尚应乘以不小于 1.10 的增大系数。

      • 特一级框架柱柱端的柱端剪力增大系数 ηvc 应较一级增大 20%;特一级框支柱柱端的剪力应增大 20%。

      • 抗震规范第 6.2.7 条第 3 款规定,“双肢抗震墙中,墙肢不宜出现小偏心受拉;当任一墙肢为偏心受拉时,另一墙肢的剪力设计值、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 1.25”。

  • 地震附加轴力增大系数 ηn

    • ηn——由地震作用引起的附加轴力的增大系数。

    • 依据抗震规范第 6.2.10 条第 2 款的规定,“一、二级框支柱由地震作用引起的附加轴力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 1.5、1.2”,以及高规第 3.10.4 条第 2 款的规定,“地震作用产生的柱轴力增大系数取 1.8”,对于特一级、一、二级框支柱,ηn 分别取 1.8、1.5 和 1.2。

    • 当输入“自动”时,取 1.0。

附加荷载

  • 附加荷载“D':附加永久荷载作用”“L':附加可变荷载作用”,分别为除柱底内力外由基础梁等传来的外加永久荷载、可变荷载标准值。

  • □附加活荷

    • 设置是否考虑附加可变荷载作用。

    • 当勾选本项时,表格中将显示工况“L':附加可变荷载作用”。

    • 附加活荷(附加可变荷载作用)未提供添加到表格之前的统一输入框,需要先将柱(墙)添加到表格中,然后在表格的“L':附加可变荷载作用”一行中分别输入。

    • 当“荷载输入”选择“标准及基本组合”,并且勾选“□附加活荷”的同时,若附加可变荷载作用不为零,那么程序将对各组控制内力,分别按考虑附加可变荷载作用以及不考虑附加可变荷载作用这两种情况各组合一遍。这样一来,计算控制内力组数增加便会增加到用户指定组数的两倍。

  • 附加恒荷

    • 附加恒荷(附加永久荷载作用),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输入:

      • 统一输入法:首先在“附加恒荷”输入框中输入数据,当进行“添加”或“插入”柱(墙)操作时,输入框中的数据将会自动添加到表格中“D':附加永久荷载作用”这一行里。

      • 分别输入法:将“附加恒荷”输入框留空不填数据,在进行“添加”或“插入”柱(墙)操作后,再在表格中“D':附加永久荷载作用”一行里分别进行输入。

    • 在输入框中统一输入时,可采用以下三种输入方式:

      • 无偏心输入方式,仅需输入“Fk'”单个数值。

        • Fk'——附加竖向荷载标准组合值(kN)。

      • 弯矩输入方式,依次输入“Fk'”“Mxk"”“Myk"”等三个数值,数值之间以“,”(逗号)分隔。

        • Fk'——附加竖向荷载标准组合值(kN);

        • Mxk"、Myk"——分别为 Fk' 作用点相对于柱形心的偏心等原因而产生的 X 向、Y 向弯矩值(kN·m);当 Myk" 等于零时,可省略。

      • 偏心输入方式,依次输入“Fxk'”“Ey'”“Fyk'”“Ex'”等四个数值。

        • Fxk'、Fyk'——分别为 X 向(水平方向)、Y 向(垂直方向)传来的附加竖向荷载标准组合值(kN);

        • Ey'、Ex'——分别为 Fxk'、Fyk' 相对于柱形心的偏心距(mm);当 Ex' 等于零时,不可省略。

    • 在输入框中统一输入时,正负号的约定如下:

      • Fk'、Fxk'、Fyk',压力为正值、拉力为负值;

      • Mxk"、Myk",采用右手螺旋法则确定其矢量方向及正负值;

      • Ey',与 Fxk' 产生的 Mxk" 同号,即当 Fxk' 作用点在柱形心下方时为正值;

      • Ex',与 Fyk' 产生的 Myk" 同号,即当 Fyk' 作用点在柱形心右方时为正值。

    • 程序根据“附加恒荷”输入框中数值的个数,判断用户在输入框中统一输入时所使用的输入方式。当输入框中仅单个数值时,为无偏心输入方式;当输入 2~3 个数值时,为弯矩输入方式;当输入 4 个数值时,为偏心输入方式。

人防荷载组合

  • □考虑人防荷载组合

    • 设置是否考虑人防荷载参与组合。

    • 当勾选本项时,表格中将显示工况“Pd:爆炸动荷载作用”。

  • 上部建筑物自重标准值的比例

    • 当考虑人防荷载参与组合时,输入上部建筑物自重标准值与“D :永久荷载作用”的比例。

    • 当“荷载输入”为“各工况下内力标准值”时,上部建筑物自重标准值取该值与“D :永久荷载作用”的乘积。进行人防荷载组合时,自动考虑上部建筑物自重标准值的分项系数。

    • 当“荷载输入”为“标准、基本组合值”时,“Pd:爆炸动荷载作用”应输入考虑自重标准值分项系数后的荷载组合。


相关页